效率成就品牌,诚信铸就未来

只有更好的服务,才有更多的用户

  • 中国是如何成为**养猪大国的?

    发布时间:2018年10月27日
  •    去年,我国生猪存栏数量为4.74亿头,出栏为7.16亿头,这个数字意味着,**养猪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,是不折不扣的猪肉消费大国。
     
     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都会记得,“有肉吃”的日子不是从来就有的。在布票、粮票、肉票、蛋票满天飞的票证年代,吃顿红烧肉、炖排骨打牙祭的日子,几乎是逢年过节才可能有的**,而猪肉逐渐变成餐桌上的家常,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,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,猪肉的生产、消费印证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。
     
      恢复时期
     
      吃糠咽菜分散养殖近30年
     
      从1949年到2013年,我国的生猪养殖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:一是恢复时期,二是快速发展时期。
     
      第一阶段,可以从1949年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,在这近30年的时间内,养猪一直被作为是农民家庭副业中的一种,其目的则是实现肉食的自给以及为农业种植积肥添料,此时期内的生猪,“散漫”地生活在中国从南到北广大的农村地区,住在千家万户的猪圈中。
     
      在这一阶段,养猪还谈不上什么技术,各家有各家的养法,但在饲料上则比较一致,就是吃传统的青粗饲料以及农副产品,比如粮食加工中剩下的糠、麸、糟渣,拌上割自田间地头的野菜,甚至连人吃剩的食物残渣、刷锅水也不能浪费,统统倒进猪的食槽中作为饲料。
     
      杂交选育新品种不断出现
     
      在养猪被作为家庭副业,肉食品相对匮乏的年代,猪的品种主要以脂肪型、兼用型为主,比如中约克夏、巴克夏、苏联大白猪及各地方的传统猪种等。
     
      在引进脂肪型、兼用型猪的同时,与各地的传统地方猪品种进行二元杂交,是当时主要的猪种杂交方法,目的是从中筛选出一些优良的杂交品种,来生产育肥猪。
     
      1972年,“**猪育种科研协作组”成立,在本着加强地方品种选育、积**培育新猪种的方针,有些地方还提出了一个“三化”的概念,也就是“公猪外来化、母猪本地化、商品猪杂交化”。
     
      这一时期以后,一批新品种猪被培育出来,主要有哈白猪、上海白猪、北京黑猪、新金猪等。
     
      伴随着新猪种的诞生,一些地区还推广了猪人工授精技术,以及尝试生产、销售配合饲料。
     
      同时,以“预防为主,治疗为辅”为猪病防病原则也在**推广开来,**性的兽医防疫体系逐步建立起来,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等重大猪疫病的流行。
     
      发展时期
     
      养猪模式转向现代集约型
     
     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,到刚刚过去的2013年,是生猪养殖快速发展的时期。
     
      农家院中传统分散型养殖虽依然存在,但生猪的主要生产模式已完成向现代集约型的转变,集约化、现代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养猪,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。
     
      1990年之前,在生猪年出栏占比中,以散养模式生产的生猪还占据大半江山,占比高达90%.1990年之后,**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则开始稳步攀升,2002年,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(户)比重占到10.0%,而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(户)比重则为27.2%.
     
      到了2012年末时,**生猪养殖场(户)达到5469.8万个,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(户)占到46.7%,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(户)比例则为68.1%。
     
      虽然传统的户养还占有很大的比重,但散养户却在不断地退出,这为规模化养殖企业留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  • 企业信息
  • 状态:普通会员
  • 核实:        
  • IP属地:黑龙江
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高经理
  • 座机:---
  • 手机:---
  • 微信:---
  • 地址:黑龙江大庆市萨尔图区勤奋南路3